当前位置::首页 → 实验化学 → 苏教版 →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浙江专版)选修6专题1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课件+课时跟踪检测+学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21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5
    • 更新时间:2018-01-24 20:30:25
    • 上传时间:2018-01-24 20:31:03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浙江选考•加试要求]
    ————————————————————————————————————
    1.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2.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的原理及操作。
    3.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
    4.晶粒生长的条件。
     

     

    1.结晶原理
    从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一般要经过下列步骤: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晶核的发生→晶体生长等过程。
     
    制取饱和溶液是溶质结晶的关键,下面应用溶解度曲线加以说明。图中曲线S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P表示未达饱和时的溶液,使这种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从而析出晶体的方法有两种:
    (1)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P点所表示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即变成S曲线上的A点所表示的溶液。在此时,如果停止蒸发,温度也不变,则A点的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溶质不会由溶液里析出。若继续蒸发,则随着溶剂量的继续减少,原来用A点表示的溶液必需改用A′点表示,这时的溶液是过饱和溶液,溶质可以自然地由溶液里析出晶体。
    (2)若溶剂的量保持不变,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假如P点所表示的不饱和溶液的温度由t1℃降低到t2℃时,则原P点所表示的溶液变成了用S曲线上的B点所表示的饱和溶液。在此时,如果停止降温,则B点的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溶质不会由溶液里析出。若使继续降温,由t2℃降到了t3℃时,则原来用B点表示的溶液必需改用B′点表示,这时的溶液是过饱和溶液,溶质可自然地由溶液里析出晶体。
    2.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在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原理。溶质往往溶于结构与其相似的溶剂中。还可查阅有关的文献和手册,了解某化合物在各种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可通过实验来确定化合物的溶解度。即取少量的重结晶物质放在试管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溶剂进行预试。
    (2)将待重结晶物质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制饱和溶液时,溶剂可分批加入,边加热边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多加20%左右(这样可避免热过滤时,晶体在漏斗上或漏斗颈中析出造成损失)。切不可再多加溶剂,否则冷却后析不出晶体。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趁热过滤时,先熟悉热水漏斗的构造,放入菊花滤纸(要使菊花滤纸向外突出的棱角,紧贴于漏斗壁上),先用少量热的溶剂润湿滤纸(以免干滤纸吸收溶液中的溶剂,使结晶析出而堵塞滤纸孔),将溶液沿玻璃棒倒入,过滤时,漏斗上可盖上表面皿(凹面向下)减少溶剂的挥发,盛溶液的容器一般用锥形瓶(只有水溶液才可收集在烧杯中)。
    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工业上常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晶体。NaNO3+KClNaCl+KNO3。将一定浓度的NaNO3和KCl混合液加热浓缩,NaCl先析出,趁热过滤除去NaCl,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有大量的KNO3析出。
    (2)实验过程
    固体溶解―→蒸发、热过滤―→冷却、减压过滤―→重结晶―→称重―→检验Cl-
     

  • 上一篇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浙江专版)选修6专题1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件+课时跟踪检测+学案
    下一篇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浙江专版)选修6专题2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学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