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人教版 →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公开课课件+反思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727.5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2
    • 更新时间:2019-12-02 10:44:32
    • 上传时间:2019-12-02 10:45:1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在引入上更加简洁易懂、形象可观了。在复习了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 之后,提问:如果外界条件(因素)发生改变时,v正=v逆 ?化学平衡会不会发生移动呢?接着用实验2-7即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 NO2的红棕色深浅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不再是以前的平衡,而是一个全新的平衡。进而探究“有哪些条件能改变反应速率,进而可能改变化学平衡,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呢?而平衡又会往哪个方向移动呢?”,即达到引课效果,又能得出本节课第一个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 ,还能理清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内在原因——v正=?=v逆 。一举三得,形象生动,具体可观。比起干讲平衡移动的v正=v逆,v’正≠v’逆,v’正=v’逆让学生云里雾里的效果更好了。

        2、整节课在教学创新上还是缺少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却很实在,不花哨,很多时候花哨的想法对于本校学生水平的课堂上容易让学生发蒙,倒是尽量贴近课本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3、教师本人上课的过程中还是会有紧张感,但是能控制得住,或者可以巧妙地转嫁掉,比如担心因为紧张而出现实验手抖,就让学生亲自上来进行操作就行了。不过也有问题,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实验,操作有点慢,并且长时间把“背影”留给同学和听课老师;有两次实验操作过程只在前排进行因此后排的同学和听课老师根本看不到,实验和上课效果大打折扣。

        4、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现象分析时,学生在理解颜色变深,CFe(SCN)3]增大,从而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上出现严重问题,分不清原因和结果。我们并没有改变生成物的浓度,而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得到 CFe(SCN)3]增大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平衡正向移动了,而不是CFe(SCN)3]增大(原因),平衡会逆向移动(结果)!!

        5、课堂上由于出现方程式书写不配平的错误而且就一直没有发现。

    6、本次公开课采取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的验证相结合,采用实验验证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实验准备过程中虽然经历不少农村学校实验室特有的“挫折”,FeCl3药品出现严重变质,药品充分潮解到只有粘稠溶液了,即使是向其浓溶液中滴加过饱和NaOH溶液都不会出现沉淀!!更别说用它进行接下来的实验效果了。经过反复试验,还是试出来了较好的效果。

        7、本来已经准备了学生分组实验的,由于在175班试讲的时候给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场面无法控制,因此给撤了,改为教师演示实验。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平时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去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连最基本的用滴管给试管添加试剂的操作都普遍存在操作错误,比如滴管伸入试管以下,滴管横着拿,滴加试剂的顺序照着书看都不会,第一次操作哪怕是最简单的实验都是及其兴奋的,讨论相当激烈,场面失控,耗时过长,而且“根本停不下来”!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似乎没有心思进行实验分析和认真听课了。 

     

  • 上一篇资料:高中化学公开课学案:物质分类与胶体--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下一篇资料:公开课教学案+课件--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