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中学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九
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纲扫描】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高考预测】[《学海导航》p101 2 p106 9]
预计2010年高考,元素及其化合物将重点考查组合型选择题以及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工艺流程、实验、计算,其中渗透考查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能力、其中以氧化还原反应为重点、水解为命题的热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物理性质、用途、制备及化学方程式。
此外,联系社会,以化工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为切入点,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出
发点进行综合能力考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学法导航】
1、考点阐释:
(1)以氯为例,了解卤素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次氯酸的重要性质的用途;掌握漂白粉的组成、性质和应用;掌握Cl-、Br-、I-的检验。
(2)其它常见的非金属元素(H、O、S、N、P、C、Si)了解常见元素的单质的氢化物、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并进行比较;掌握硫酸、硝酸的制备原理、性质、用途;了解磷酸、硅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3)单质钠与溶液反应;Na2O2的性质尤其是与CO2、H2O的反应;NaOH性质(与酸式盐、CO2反应产物分析,在有机物水解中的应用);Na2CO3、NaHCO3的性质、相互转化及应用等。
(4)镁单质的性质,第ⅠA、ⅡA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5)铝、Al2O3、Al(OH)3的两性,铝盐与强碱、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应(现象、产物种类、离子方程式),Al、Al2O3、Al(OH)3、AlO2—、Al3+五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基本途径。
(5)铁的性质及不同价态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是Fe2+、Fe3+间的转化),Fe2+、Fe3+的鉴别与转化。
(7)金属的通性、冶炼原理、腐蚀与防护,金属与工业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的联系。
2、考查角度:
(1)以卤素知识为载体,考查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能力,其中以氧化还原反应为重点,ClO-的强氧化性、水解为命题的热点。
(2)考查硫的化合物(SO2、硫酸盐、硫酸)的性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计算、SO2的制备、SO42- 、H2O2、O3 的性质。
(3)C、CO、CO2、和CO2、HCO3-、CO32-的转化关系及有关实验和计算。
(4)以氮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推断、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5)铁铝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之一,铝的两性、铁的变价尤其是Al3+、Al(OH)3、AlO2—三者之间的转化条件及应用,Fe2+与Fe3+之间的转化条件及利用;铁的几种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的应用等,仍是高考试题中的“常青树”。
(6)从比较Na、Al、Mg、Fe与酸反应的有关量值关系或将金属性质与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命题的可能性较大;仍会以极大的热情关注金属在环境污染、科技发展、生产生活在的体现。
3、复习建议
(1)依靠理论指导,减轻记忆负担。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时时应运用化学理论去指导、统帅、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要死记硬背。
(2)建立知识结构网络,理清知识体系。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易学难记,但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可事半功倍。
结构 制法 检验 存在 保存 用途 性质
【典例精析】
1.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D. 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
【方法要领】海水中含碘含的是碘离子(I—),要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