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元素化合物及其应用
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特别说明:因时间关系,本资料试题未经校对流程,使用时请注意。
1.(2012.武昌区.调研)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
班召开,“低碳减排”成为近200个国家热议主题。下列做法不能达到“低碳减排”目的的是 ( )
A.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B.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未来5年我国将逐步淘汰白炽灯 D.家庭废水再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1.【答案】A
【解析】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导致物品损耗大,不符合“低碳减排”目的。
2.(2012.济宁.期末)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
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能生成一种白色的胶状沉淀,则X是( )
A.SiO2 B.Al2O3 C.MgO D.P2O5
2.【答案】A
【解析】C项MgO不能溶于烧碱,不正确;少量Y滴入盐酸能够形成沉淀,SiO2符合题意,A项正确;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故NaAlO2在过量盐酸中不能生成沉淀,B项不正确;D项生成的磷酸钠与盐酸不反应。
3.(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
B.生产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3.【答案】B
【解析】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B项不正确。
4.(2012.福建泉州四校.第二次联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
C.向50mL18mol•L-1 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4.【答案】B
【解析】A项Cl2不具有漂白作用,而是其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C项因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不正确;D项因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5.(2012.山东莱芜.期末)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人过量的 ②向 胶体中逐滴滴加人过量 ③向 溶液中通人过量 ④向石灰水中通人过量
⑤向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
5.【答案】D
【解析】①只能生成NaHCO3沉淀;②先发生凝聚,后H2SO4溶解;③只能生成BaSO4
沉淀;④先生成CaCO3沉淀,后生成易溶的Ca(HCO3)2而溶解;⑤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故先生成沉淀,后溶解。
6.(2012.山东莱芜.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B.向铜粉中加人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人 固体,铜粉溶解
C.将二氧化硫通人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6.【答案】D
【解析】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玻璃态物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软化,D项不正确。
7.(2012.福州.期末)在含Na2CO3和NaHCO3各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O.5mol下列物质,其中能使HCO3-的数目减少,CO32- 数目增加的是
A.HCl B.Na2SO4 C.NaOH D.BaCl2
7.【答案】C
【解析】A项,加入HCl,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A错误;B项加入硫酸钠没有发生任何反应,溶液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数目不变;C项加入NaOH,碳酸氢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数目减少,碳酸根离子数目增加,C项正确;D项加入氯化钡,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