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
命题:常青 审题:张卫东 考试日期:3月20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方框内。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本试卷考生自己保存,不要外传,注意保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Fe 56 Si 28 Ag 108
第I卷(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置在干燥处,能减弱电化学腐蚀
B.高温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神七”宇航员所穿的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人体中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人类饮食中不需摄入纤维素量高的食品
2.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B.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数据可判断对应反应的热效应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水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4.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中:Mg2+、Cu2+、SO42-、K+
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I-、NO3-、Cl-
C.c(H+)=10-14mol/L的溶液中:Na+、AlO2-、S2-、SO32-
D.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a+、HCO3-、Ca2+
5.在试管中注入某浅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红色加深,则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 ②滴有石蕊的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