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点:
1、 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即:n=N/NA。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在这里,采用6.02×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即:cB=nB/V。
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解题指导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2、考查方法: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上述有关概念。涉及的物质主要有:Cl2、O2、N2、H2、稀有气体、金属Na、Mg、氢化物、有机物等。
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