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人教版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55.7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61
    • 更新时间:2010-02-23 23:45:05
    • 上传时间:2010-02-23 23:45:3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学设计

    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本节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本节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烃取代反应的区别。

    1.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本节内容的安排与以往的教材顺序有所不同,主要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学生熟悉的素材组织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选择可利用的素材设计或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化,力图有所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描述与乙烯有关的化学制品的外观、用途和来源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

    探究实验: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的结论?乙烯与烷烃结构的差异性?

    得出结论: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从C的成键特点理解)。

    评价与反馈:练习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外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情景创设:提前布置学生实践活动(水果的催熟实验),或网上查阅水果催熟的相关资料。

    展示交流: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如何得到这种物质?

    探究实验:加热分解石蜡油,观察现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溶液褪色的原因? 这种物质的可能结构?与烷烃结构的差异性?

    得出结论: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

    评价与反馈:练习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说明乙烯的重要用途。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苯的分子式为C6H6,写出原子可能的连接方式,给出实际的表示方法。猜测可能的性质?

    探究实验: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向少量苯中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这种物质与烷烃和乙烯结构的差异性?还可能发生哪些反应?用多媒体动画给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

    得出结论: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比加成反应易于发生。

    评价与反馈:练习书写苯的溴代、硝化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苯的重要用途。

    不论是上述哪种设计,都要考虑到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希望老师能有自己更新创意的设计。

    2.教学策略设计

    具体教学组织中使用的教学策略群相对比较固定,一般常用的教学策略使用频率较高,有时一节课的重复次数也较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本节可能用到的策略主要有:

    1)课时划分:乙烯的性质1课时、苯的性质1课时。

    2)问题创设:找出生活中乙烯和苯的制品、水果的催熟实验、乙烯和苯分子结构的变化等。

    3)内容呈现:实践活动(水果的催熟实验)、探究实验(石蜡油分解

  • 上一篇资料: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下一篇资料: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