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

3.2《分子和原子》学法指导(人教新课标化学九年级)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31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62
    • 更新时间:2011-07-12 23:33:06
    • 上传时间:2011-07-12 23:33:5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分子和原子”学法指导

    分子、原子知识是本单元乃至全书的重要知识,它不仅可以带领同学们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而且还是同学们继续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很多同学都感到这部分知识难学、难理解,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攻破这个难关。

    一、实验探究法
    由于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很多同学对其重要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困惑。教科书是利用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同学们对分子、原子知识进行理解的,如借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活动与探究,让同学们亲自实践,探索分子的性质。通过这些实验和探究,将一些看不见的微观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抽象的微观形象具体化,使同学们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知识。可见,实验和探究既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中,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不仅要掌握教科书中要求同学们掌握的实验,还要学习通过实验和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另外,教科书中布置的家庭小实验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如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的小实验,通过观察混合后的现象,从而借助宏观颗粒来理解微观粒子,逐步由直观形象到抽象的理论概念。

    二、归纳比较法
    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时,同学们可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学习。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比较:
     

    三、联系实际法
    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同学们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如用分子原子的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解释蒸发、热胀冷缩等现象。再如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墙内开花墙外香”、“太阳下湿衣服干得快”、“打气筒充气的原理”等都可用分子、原子的理论进行解释。

    四、图形学习法
    在学习时若用粒子模型图形来形象地表示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用单个的大小或颜色不同的图形表示原子,用这些图形的结合表示分子,如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则“ ”表示氧分子,“ ”表示氢分子,“ ”表示水分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则可表示如下:
     
    这样,就将一些抽象的微观物质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加深了我们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
     

  • 上一篇资料:2.2《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教案+课件(人教版化学)
    下一篇资料:2011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