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沪教版(全国版) →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

江苏省2011年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碳循环”的魅力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88.6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77
    • 更新时间:2011-11-16 11:08:51
    • 上传时间:2011-11-16 11:09:57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碳循环”的魅力(上教版)
    常州市正衡中学   艾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在复习“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基础上,能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 能认识到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相互联系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 能认识到“碳循环”途径是含碳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途径,认识到“碳循环”中的“碳”
    是指碳元素。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图表、化学语言来表述有关碳循环的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循环”,来寻找物质间的相互联系,把握物质存在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循环的趣味性,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认识循环的复杂性,在大小循环的认识基础上,初步建立“物质是变化的、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结合低碳生活,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和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难点:碳循环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情境设疑等
    四.教学手段
    实验手段、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物投影仪、音乐、图片等)
    五.教学用品
    实验用品(如稀盐酸、石灰水等)、盆景、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版块1:引入课题。(播放音乐,同时投影问题:音乐里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情境导入】展示骨笛图片。考古学家通过测定骨笛中14C的含量,推算出它们距今已有7000多年。什么是14C 呢?14C原本是宇宙射线与空气中的气体原子发生核反应而产生的,它能与氧原子结合形成二氧化碳。14C最初是以二氧化碳为载体存在于大气中。
    【引入课题】最初存在于大气二氧化碳中的14C,经过若干年后能到动物骨骼中。说明“碳”在自然界中肯定有自己的行走路径。本节课,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自然界中“碳”的行走路径,领略其中的魅力。 学生欣赏欢快、飞扬的笛子音乐 
    通过介绍14C最初存在于大气二氧化碳,并且呈现介绍骨笛中也含有14C,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最初存在于大气二氧化碳中的14C,经过若干年后能到动物骨骼中”这一问题走进课堂。版块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设计思路:先构建碳生物循环,再补充碳地球化学循环)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消耗途径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解释有机物概念)。产生途径有哪些?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画出相关路径。
    【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途径和生物链的转化,我们会发现CO2能通过一定方式转化后又重新得到CO2。你能找出CO2有哪些具体的循环途径?
     
    【总结归纳】自然界中的四种碳生物循环途径。
    【资料介绍】除了碳生物循环之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介绍自然界中的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提出问题】在上述碳循环中,你能写出哪些箭头转化的文字表达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由此,你觉得碳循环的“碳”指的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元素?
    【提出问题】木条中有碳元素,水中没有碳元素。你有什么方法能让水中也含有这根木条里的碳元素?
    【总结归纳】如果含有碳元素的水继续参与碳循环,“碳”的路径会行走得更远。也许若干年后,岩石、海洋生物等物质中都会含有木条中的碳元素。 
    学生回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学生回答:根据循环图,寻找二氧化碳的循环路径。
    学生口述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回答:碳元素
    学生回答:木条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者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循环是一种物质经过若干途径转化后,又重新回到该物质。
    完善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认识。同时复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等知识。
    从化学角度看,构成循环的途径其实就是一个个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
    认识到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碳元素。
    进一步深化碳循环其实是碳元素的行走路径。这些路径能构成小循环,也能构成大循环。

     

  • 上一篇资料:江苏省2011年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化学与环境——酸雨》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
    下一篇资料:初三化学概念专项辅导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