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苏教版 →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价键 教案及课件(苏教版必修2)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39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23
    • 更新时间:2009-01-31 15:27:06
    • 上传时间:2009-01-31 15:28:24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2单元  课时2

    共价键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键,学会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常见的几种共价分子。

    2.认识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了解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共价键的形成以及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

    三、设计思路

    本节从初中学习过的关于物质的构成微粒入手,先复习离子键,使学生明确我们学习的离子键与初中学习的各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关系,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分子如何构成微粒?原子能否直接构成物质?这样设计,既使初中的内容和高中必修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又能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离子键。

    在进行共价键形成的教学时,以氢分子、氯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为例说明共用电子对如何使两个原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并指出形成共价键后可以使能量降低,达到稳定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稳定结构的意义,并用电子式举出几个常见的共价分子形成过程中达到稳定结构时如何形成共作电子对的,让学生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由于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相对繁琐,再引入结构式要求学生掌握。

    关于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教学,重点是使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模型,最后再引入到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碳原子形成的各种的共价键,甚至可以直接形成物质,这样又回答了本节课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 上一篇资料: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教案及课件(苏教版必修2)
    下一篇资料: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人教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