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一轮精品讲练析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
1.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温度等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4. 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 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2SO4、HCl、HClO4等
强碱:Ba(HO)2 Ca(HO)2等 弱酸:H2CO3 、CH3COOH等。
弱碱:NH3•H2O、Cu(OH)2 Fe(OH)3等。
电离方程式 KNO3=K++NO3—
H2SO4=2 H++SO42— NH3•H2O NH4++OH_
H2S H++HS_ HS_ H++S2-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1)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 ”,如:CH3COOH CH3COO—+H+。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如在CH3COOH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3COONH4,即增大了c(CH3COO—),平衡左移,c( H+)变小,使红色变浅。
(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若锌足量,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因为当浓度和体积相同时,盐酸是强酸,c(H+)大,所以反应速率快,但二者可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仅仅是后者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不断发生移动。
(4)从导电实验可知,弱电解质少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保留分子形式。如醋酸和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H3COOH+OH—= CH3COO—+H2O。
(5)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电解质的强弱在一般情况下影响着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如果浓度较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2、电离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酸用 表示,碱用 表示)。
(2)表示方法:
(3)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较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从 或 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 > > > > > > >
(4)影响K值大小的因素:K值不随浓度而变化,但随温度而变化。
(5)多元弱酸的电离。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且越向后的电离越困难,其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也越小,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如 的电离:
第一步电离:
第二步电离:
第三步电离:
显然: 。在磷酸溶液中,由 电离出来的离子有H+、H2PO4 —、HPO4 2—、PO4 3—等离子,其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三、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一)水的电离
(二)溶液的pH
1、酸性溶液:按C→CH+→pH
2、碱性溶液:按C→COH-→CH+→pH
3、强酸、强碱溶液的稀释后的溶液:对于酸溶液中的CH+,每稀释10n倍,pH增大n个单位,但增大后不超过7,酸仍为酸!
①对于碱溶液中的COH-,每稀释10 n倍,pH